快乐哲学
尼采|我们的行动决定我们抛弃什么!


尼采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决定力量是意志,历史的进程就是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01、在行动中抛弃

  

  “别干这个!你就死心吧!战胜你自己吧!”这一类道德说教真讨厌;使我称意的道德是促使我干某事,从早到晚不要考虑别的,不要有别的梦想,只是重复做这事,要专心致志,尽可能独立完成!

 

  凡是这样生活的人,他就一个接一个地抛弃不属于这生活的东西,今天眼看这个、明天眼看那个与他告别,犹如轻风拂动树梢时纷纷飘落的黄叶,但他毫无怨尤。要么,他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些东西的离去,因为他的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目标,永远前瞻,不旁骛,不后顾。“我们的行动决定我们抛弃什么,我们在行动中抛弃。我很喜欢这句话,这也是我的见解。但我并非刻意追求贫乏,而是不喜欢那些属于否定性质的道德,即否定本性和否定自我的道德。

 


02、两位幸福的人


  此人虽年轻,却擅长在生活中即兴表演,对此,老于鉴赏的观众也惊愕不已。尽管此人一直在做大胆冒险的表演,但似乎从未失手。人们不禁想到擅长即兴表演的音乐大师,听众觉得他们的手有如神助,是不会出错的,纵然也出错,也和凡人一样。可是他们技术娴熟,能急中生智,情绪一来,手指一动,就可以把偶然出错的音调敷衍过去,并注入主题结构中,还赋予这纰漏以新的含义和神韵。

 

  这儿还有一位,情形截然相反。凡是他决意做的,计划做的,都基本上遭到了失败。对此,他也难免沮丧,失败也曾将他逼到悬崖边,几近毁灭。如果说他终于摆脱了厄运,但所受的损害也绝非微不足道。你以为他们很不幸吧?可他早已打定主意:不必过于看重自己希望和计划,他对自己说:“这个失败了,也许那个就会成功;总体上看,我对失败的感谢应超过对成功的感谢。我是否生来就是固执的人,头上长角的人呢?我的生活价值、生活成果在另外的地方,我的自尊心和痛苦也在另外的地方。我从中明白了更多的东西,就因为我常常差点失去生活,也正因为这样,我比你们所有的人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03、向艺术家学什么?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本来不美、不吸引人、不值得贪求之物变美、变得吸引人、变得令人贪求呢?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医生学习,比如,医生把苦的东西稀释,把酒和糖放进混合杯里,不过还可以向艺术家学得更多,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不断致力于这类艺术的创造。

 

  与事物拉开距离,直至看不见它们;或者为了看清楚事物而追加补看;或者变换角度观察,从横截面观察;或者把事物放在某个地方使其产生部分变形和伪装;或者做透视法观察;或者用有色玻璃观察,在夕阳余晖里观察;或者赋予事物一层不完全透明的表层。凡此种种,我们都应该向艺术家学习;岂止是学习,我们应该比他们更聪明才是,因为他们美好的力量一般随着艺术的终止而终止,我们呢,我们要成为生活的创造者,尤其是创造最细微、最日常的生活



04、静观者的幻觉


  上等人与下等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比后者见识要广博得多,而且是一面看和听,一面思考。这也是人与动物、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的区别所在。

 

  对于人格高度发展的人来说,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了,有越来越多的利益钓钩向他抛来,他越来越兴奋,种种好恶本能越来越多。上等人越来越快乐,也越来越发愁。一种幻觉始终陪伴着他: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生活这出伟大话剧的观众,是这场了不起的音乐会的听众,称自己的本性是静观的,而忽视自己是生活这出戏的创作者、继续创作者,忽视他与这出戏的演员是大有区别的,更不同于戏台前纯粹的观众和参加节庆的客人。诚然,他是创作者,其本性特点是沉思力,但首要的是借助理论观察并且具有美学创造力,而这正是那些演员们所缺乏的啊。

 

  我们,思考着、感知着的人,正是要实实在在创造并且不断创造现在还不存在的东西,即创造永无止境的世界,包含种种评估、色彩、重量、观点、阶级、肯定、否定的世界。我们创作的这首诗一直被那些所谓实践的人们(亦即我们所说的演员)背诵、熟记,且溶化在他们的血肉里,被用于实践和日常生活。凡是当今世上有价值的东西并非按其特性而估定价值——特性总是无价值的——价值是人赠予的,我们就是赠与者呀!是我们创造了这个与人有关的世界呀!

 

  我们缺乏的正是这一认识,有时刚刚抓住这一认识,可转瞬又忘了。我们误解了那至善的力量,而且对自己——沉思默想者——低估了一个等级,总不能如自己本可达到的那样自尊,那样快乐。

 

【本文选编自尼采《快乐的科学》第四卷】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