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哲学
尼采|痛苦是保持和促进人之本性的头等力量


尼采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决定力量是意志,历史的进程就是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01、心理医生与痛苦


  道学家和神学家有一个共同的劣根性:老是喜欢向人们唠叨,说人们的身心状况欠佳,必须进行彻底、艰难的治疗。人们也总是热衷于聆听这类说教,几百年如一日,也就真的相信这个偏见了,觉得自己的身心状况的确很糟了,所以老是长吁短叹,愁眉苦脸,觉得生活无望,仿佛难耐已达极限。

 

  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实际上,他们是坚信和热爱生活的,满腹的诡计和灵巧足以打破窘困,拔除痛苦和不幸的棘刺。

 

  我以为,人们性喜夸大痛苦和不幸,这似乎已成优良的生活习惯了;另一方面却绝口不提那些镇痛的、诸如麻醉剂一类的药物。镇痛的良方还包括匆忙思考、安静的环境、,美好和痛苦的回忆、意图、希望、形形色色的自尊和同情,这一切几乎都能达到镇痛剂的效果,而痛苦达到极致就自然而然地不省人事了。我们十分善于在苦中加甜,尤其给心灵痛苦加甜,无论在勇敢和崇高之时还是在屈服和绝望中作谵语(高尚的谵语)时都有镇痛的辅助药物。

 

  损失仅为一时性的损失罢了,我们一旦受损,便有某种馈赠自天而降,比如一种新的力量,比如仅为获得力量的契机,这也很好!道学家对我们这些“恶人”的心灵“痛苦”瞎想些什么呀!对于热情之人的“不幸”又胡诌我们什么呀!是啊,欺骗在这里才是正题:他们明知我们这类人多福多欢,却对此讳莫如深,因为那样有悖于他们的理论。按照这理论,一切幸福的源泉在于灭绝激情,剪除意志!

 

  末了,关于这些心理医生的良方以及鼓吹的彻底、艰难的治疗,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生活果真如此痛苦、不堪负荷而不得不用禁欲主义的、呆滞的生活方式取代才行吗?我们的状况并没有坏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呀!

  


02、痛苦中的智慧


   人在痛苦中与在欢乐中一样,同样有智慧。痛苦与欢乐同属保持人之本性的头等力量,如果它们不是这种力量,早就被祛除了。顾名思义,痛苦就是给人制造痛苦,但这不能成为反对它的理由,这正是它的本质所在。

 

  我在痛苦中听到船长的命令:“收帆!”一个勇敢的航海家必须对船员进行充分的演练:以各种方式收帆,否则大洋会迅即将其吞没。我们过日子和必须节省精力,一旦痛苦发出可靠信号,就须及时如此应对。大的危机和风暴逼近时,我们要尽力避免“被吹得膨胀”,要好自为之。

 

  的确,有人在巨痛迫近时听到相反的命令。风暴起时,他们不以为意,坦然处之,比风暴更傲然、欣然、更似赳赳武夫,是啊,是痛苦本身给他们带来了最伟大的时刻!他们是人类中承受痛苦煎熬的英豪、伟人。对于痛苦,这些罕见之士必有自己的辩白。真的!人们不应拒绝他们的辩白!痛苦是保持和促进人之本性的头等力量,纵然他们是通过节制安乐舒适、毫不隐讳地厌恶欢乐才具备这力量的。



03、有利于评判

 

  你现在觉得某个东西是个错误,而当初你却对它情有独钟,把它当成真理,或认为它真实可靠。现在你终于把它推开了,并说你的理智获得了胜利。

 

  然而,当初你还是另一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可能是同一个人——这错误对你也许就像现在的“真理”一样是势在必然,因为它像一层皮,隐藏和掩盖了许多你不可能看见的东西。是你的新生活而不是你的理性扼杀了那种想法,是你不再需要那看法了,所以它坍塌了,非理性像虫一般从里面爬出来了。

 

  我们做评判,绝非随心所欲,也绝非完全客观,它至少常常证明,我们内心尚存一股生机勃勃的、可以刺破那层表皮的劲力。

 

  我们要否定,必须否定,因为有某种东西要活在我们内心并要肯定它自己,这种东西,我们现在还认识不到,也观察不到!这将有利于评判。



04、慎之又慎

 

  我们不要在惩罚、责备和纠正别人方面用过多的心思。我们是很难改变一个人的。即使我们这件事做成功了,那么我们说不定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别人改变了。

 

  倒不如静观默察,等待着我们的影响胜过别人的影响吧!还是不要参与直接的斗争吧!斗争亦即惩罚、责备和纠正别人的意志。还是把自己提升的更高吧!赋予自己的榜样以更加绚丽夺目的色彩吧!用自己的光亮使旁人黯然失色吧!我们不要被别人搞得灰头土脸,像一切惩罚者和不满意者那样,我们宁可走开,眼观别处!

 

【本文选编自尼采《快乐的科学》第四卷】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