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哲学
尼采|世间存在不幸对个人来说是完全必要的


尼采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决定力量是意志,历史的进程就是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01、受苦的意志与同情


  首先做个富于同情心的人,对于你们自己是否有益呢?你们若富于同情心,对受苦的人是否有益呢?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暂且不予回答。

 

  别人几乎不了解我们所受的巨痛,即使同吃一锅饭的人,我们也会对他隐瞒;可是当别人发现我们的苦处,又把苦处视为平淡。轻飘飘地祛除别人的痛苦,本来就是同情的天性。然则,我们的施主比敌人更贬低我们的价值和意志,同情的施主在对不幸者施舍善举时,往往会有智性的轻率表现,即饰演命运之神的角色,这实在有点儿使人愤愤不平:他完全不懂得内心的顺从和依附,正是你我不幸的所在。我心灵的整个结构、通过“不幸”达到心灵平衡、开发新的需求和源泉、旧伤痕的愈合、对过去的排拒等,总之,凡是与不幸可能有联系的东西,亲爱的同情者一概默然置之,他只想帮助人,却根本想不到,世间存在不幸对个人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也根本想不到,你我需要恐惧、匮乏、贫困、黑暗、冒险、鲁莽、失误,正如需要这些东西的对立物一样;他也根本想不到,通往个人的天堂之路总需穿越个人的地狱。不,他不懂:“同情的宗教”发令帮助别人,当有人最快地完成了帮助,这个人就认为他的帮助最得力!倘若你们对别人和对自己也怀有这种想法,倘若你们不愿让自己的痛苦留在身上,连一个小时也不让留,而且防止了一切可能自远处而降的不幸,倘若你们把痛苦和不快当作邪恶、可憎、该死、生存的污点,那么,在你们的内心除了同情的宗教外还有另一宗教,即舒适的宗教,而且后者说不定还是前者之母呢。哎呀,你们这些善良和舒适的人啊,怎么对人的幸福几乎一窍不通呢!须知幸与不幸原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共生共长;可是,它们在你们的身上总也长不大。

 

  好,让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来吧。一个人怎样才能固守在自己的道路上呢?总有某种呼喊在召唤,召唤我们到旁边去;可我们的眼睛却绝少看见那里有什么东西,所以没有必要马上丢弃自己的东西,快步跑到旁边去。我知道,把我引入歧途的方式方法不下百十种,而且都是冠冕堂皇的,最高级的要数“道德”方法了。是呀,怀有同情心的道学家甚至认为,恰恰这个、而且只有这个才是符合道德的:离开自己的路,赶快去帮助邻人!我也十分清楚,只需让自己目睹一次真正的痛苦,那我也就失落了。假如一位受苦的朋友对我说:“你看呀,我马上就要死了,你答应我,与我一起死吧!”我会答应他的,正如当我看见一个为自由而战斗的山民会使我下决心向他伸出援手、甚至献出生命一样——这是出于良好动机而挑选出来的例子,并不怎么妥帖。是的,确实存在一种隐秘的诱惑,让你去帮助一切令人同情的人,呼喊“救命”的人;而且我们自己的 路又过于艰难、要求过于苛严,离旁人的爱和感谢也太远,所以我们也不是不愿意离开它,不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良知,而逃进别人的良知。

 

  现在,一旦爆发某场战争,就会引发一个民族中高尚人士那秘而不宣的欢愉情绪。他们以狂喜的心情直面死神的威胁,因为他们相信,为国捐躯便使他们终于得到那个久寻不得的允许了,即允许偏离了自己的目标了。对他们,战争就是曲线自杀,伴随着良知的曲线自杀。

 

  为了免谈别的,我就公开说出我的道德吧:隐居起来吧,这样使你能活下去!不必了解那些被时代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把三百年的悠长岁月横在你与当代之间吧!将当今的喧嚣,即战争和革命的喧嚣,当作是对你喃喃低语吧!你也会帮助别人的,不过只帮助你完全了解其痛苦的那些人,因为他们与你有同样的希望,也就是说,你帮助的是朋友,而且是以你自己帮助自己的方式去帮助的。我要使他们更勇敢、坚韧、单纯、愉快!我要教给他们时下很少有人懂得的东西,也是鼓吹同情的人最不懂的东西:同乐!

  


02、在生活中

 

  生活没有让我失望,绝对没有!年复一年,我觉得生活愈益实在、愈益值得贪恋和神秘了。这感觉始于这一理念:生活是求知者的试验,并非义务、灾难和欺骗!这理念是伟大的解放者!

 

  知识对他人也许意味着别的什么,比如是歇息的床第,或达到歇息的途径,或消遣,或无聊的玩意;在我,知识则是一个既充满危险又充满胜利的世界。在这里,英雄也有用武之地。

 

“生活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心里有了这一原则,人就不仅勇敢,而且也活得快乐,笑得开怀!而善于笑和生活的人,难道不是善于战斗并夺取胜利吗?

 

【本文选编自尼采《快乐的科学》第四卷】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