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张天飞 童世骏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一)作者简介
童世骏教授
张天飞,1935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政教系并留校任教,1986年担任华东师大哲学系首届系主任。
童世骏,1958年出生,上海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教授,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兼任《哲学分析》(双月刊)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
(二)内容提要
本书是建国后国内学撰写的第一部论析哲学本身而非某一种哲学的著作。
这本《哲学概论》的内容,大致可以说是回答“什么是哲学”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通读了全书而且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关于哲学的观念,学会了一点哲学思维的方法,那就实现了我们的一个愿望。
本书虽然不是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论教材,却是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论教材:编写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考察哲学这门学科,向大学低年级学科简明扼要地介绍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
(三)章节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引言:儿童也会有哲学问题
第一节 大哲学家幼时的哲学问题
第二节 普通儿童的哲学问题
第二章 什么是哲学问题?
第一节 宇宙、人生和文化之谜
第二节 哲学问题能否解决?
第三章 什么是哲学思维?
第一节 思维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哲学思维的典型方法
第四章 哲学与求真
第一节 关于真的存在
第二节 关于存在的基本领域
第三节 关于真的信念(知识)
第五章 哲学与明善
第一节 一般价值论
第二节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与伦理学理论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规范伦理学
第四节 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第六章 哲学与审美
第一节 哲学对审美问题的基本思考
第二节 一些基本的审美范畴
第三节 文学艺术与美
第七章 哲学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第一节 哲学的双重社会功能
第二节 哲学的时代性和超时代性
第三节 影响哲学的民族文化因素
第四节 哲学的民族性和超民族性:比较哲学的观点
第八章 哲学与哲学家
第一节 哲学中“作品”与“人品”的关系
第二节 哲学家的各种类型
第三节 哲学家的道路
第九章 哲学与教育
第一节 哲学的价值
第二节 教育的哲学
第三节 哲学的教育
后记
(四)精彩书摘
儿童也会有哲学问题
不管你认为哲学是什么,不管你认为哲学是否重要,你可能早就同哲学打上交道了——至少,早就同哲学打过交道了。
哲学是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但在此以前,它已经以神话的形式出现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有大量证据表明,在人类的进化和人的个体的成长过程之间有一个对应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我们身边也常有孩子。因此,在没有条件通过研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文化而了解哲学的源头的情况下,可以把注意力转向儿童。
如果在儿童身上可以找到哲学的萌芽,那就表明哲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或违背我们天性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我们的所在、所是、所作和所思密不可分。
大哲学家幼时的哲学问题
哲学史不能没有大哲学家,大哲家不能不思考大哲学问题。有意思的是,一些看上去玄奥莫测的哲学大问题,常常在儿时就已经在他们小小的脑海中盘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