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论》孙正聿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第1版
(一)作者简介
孙正聿,1946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哲学学会理事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
(二)内容提要
本书以全部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提出并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等七个问题。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新世纪的哲学教材。该书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三)章节目录
导言 进入哲学思考
第一章 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第二节 哲学与常识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
第二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哲学的反思活动
第三节 哲学的前提批判
第三章 哲学的生活基础
第一节 哲学与人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四章 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
第二节 "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
第三节 "善":伦理学和价值论问题
第四节 "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第五节 "人":关于人的哲学
第五章 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一节 考察哲学派别斗争的方法论
第二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三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第四节 经验论与唯理论
第五节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六章 哲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多重透视
第二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哲学的现代革命和当代趋向
第七章 哲学的修养与创造
第一节 哲学的品格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训练
第三节 哲学态度的培养
附录一 《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
附录二 站在大学的讲台上
参考文献
(四)精彩书摘
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永远敞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促进社会的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哲学熔铸着哲学家对人类生活的挚爱,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境遇的焦虑、对人类未来的期待。哲学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玄思和遐想,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和冰冷的逻辑。哲学既是爱智的激情,又是“爱智之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