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要义》 叶秀山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年第1版
(一)作者简介
叶秀山,1935年出生,江苏扬中人。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56年从该系毕业。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西方哲学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西方哲学,兼及美学及中西哲学会通。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年9月8日,叶秀山先生因病去世。
(二)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我国著名哲学家叶秀山先生在北大哲学系给本科生开设的“哲学导论”课讲稿整理而成。它以论带史,以史显论,将西方哲学的千年历程和作者50年来研究哲学的丰富经验,融合在对哲学理论的论述中娓娓道来,深富哲学的内在张力;哲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哲学的危机和哲学的可能、哲学的权利、形而上学与哲学、存在论的古今变异、知识论与存在论、宗教与价值论,等等,以面对面的讲述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既是哲学系新生和哲学爱好者极好的入门读物.也是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很好的参考书。
(三)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讲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权利
一、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可能
二、哲学的三大权利
三、“自由”与“真理”:存在论与知识论的统一
第二讲哲学的道路与学习哲学的最佳途径
一、条条道路通哲学
二、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
三、哲学基本功:“听”、“说”、“读”、“写”
第三讲如何理解“哲学”?
一、哲学何以是一门科学?
二、哲学讲是非,更讲深浅
三、何谓“真正的思想”?
四、何谓“哲学的现实性”?
第四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一、形而上学:词源与翻译
二、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哲学学科存在的根据
四、形而上学问题“真”“假”之辩
五、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解路径:“原始反终”
六、形而上学的三大分支
第五讲何谓“存在”?——传统存在论(上)
一、存在论的基础:“只有存在可知”
二、作为“实体”的存在
三、作为“主体”的存在
第六讲如何“存在”?——传统存在论(下)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
二、中世纪的唯实论与唯名论
三、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从巴门尼德到笛卡儿
四、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康德
第七讲传统存在论向现代存在论过渡
一、“存在在时空之中”
二、形式化的时间及其批判
三、实质性的时间——一自由与存在
第八讲现代存在论
一、“非存在”进入存在论
二、时间、非存在与存在
三、“人”带来“无”(非存在)
四、人之死亡的存在论意义
第九讲“语言是存在的家”
一、艺术保存了“存在”
二、“语言是存在的家”
三、语言带来存在的消息
四、语言是有“使命”的
第十讲知识论
一、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二、第一种观念:所有的知识实际上都是一种权力
三、第二种观念:知识是自由的知识
四、自由的知识是理性的知识
五、理性需要启蒙
第十一讲经验科学知识论与存在论
一、知识论的存在论前提
二、经验科学知识论的根据
三、康德的科学知识论及其局限
四、经验科学知识的存在论基础
第十二讲价值论
一、为什么要讲价值论?
二、“价值论超越存在论”
三、康德的价值论:自由
四、尼采的价值论:创造
五、价值论是存在论的一个部分
第十三讲通向宗教的价值论
一、哲学与神学的一般关系
二、知识论与神学
三、价值论与神学
四、存在论与神学
五、在“未来”的立场上
附录哲学十四讲
第一讲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第二讲哲学的任务
第三讲从康德说起
第四讲现象与本质
第五讲第一性原则
第六讲知识论、道德论和情感论
第七讲理性·意志·自由
第八讲善与恶
第九讲至善与宗教
第十讲艺术和目的
第十一讲从康德到黑格尔
第十二讲黑格尔与辩证法
第十三讲康德、黑格尔之后
第十四讲海德格尔与古典哲学
跋
(四)精彩摘要
哲学的三大权利
刚才讲到哲学存在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想讲的是,哲学有危机,有挑战,当然也有机遇。哲学被掩盖的精神要开显出来,就必须理解到哲学也有一种权利。它并非指政治权利,哲学有自身的权利。我们可以在精神和物质的一般意义的区分下来谈权利这个问题。哲学不保证你能够发财,不保证你能够得到幸福,哲学并不给你这样的权利。那么哲学到底给你什么权利呢?哲学给你精神上的权利。我在这里提三个权利,这三权虽有区别,但不分立。
第一,哲学给你理解的权利,给你认知的权利。这就是说,我要知道这个世界。这种觉悟并不是人人都有,而哲学启发你精神的活力,所以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永远是一个启蒙的任务。启蒙是什么?启蒙就是敢于认知,有知道一切的勇气。哲学给你这种勇气,告诉你你可以理解,你有能力理解,只要你想理解,你就能理解。认知和理解这个世界是理智的、理性的,因此哲学是理性的学问。哲学流派中有一种我们所谓的反理性主义者,但他们反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理智。包括叔本华、尼采等人,他们反对康德和黑格尔意义上的“理性”,但他们绝不反对“理智”。哲学流派中有一种我们所谓的反理性主义者,但他们反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理智。包括叔本华、尼采等人,他们反对康德和黑格尔意义上的“理性”,但他们绝不反对“理智”。哲学给我们的权利让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用现在的话说叫“知情权”。哲学就是让这个世界,让这一切经验的细节向哲学敞开它的秘密,让不会说话的日月山川都说话,把它的意义、它的秘密都展现在哲学的面前。这是我归纳的哲学的第一个权利。
第二,哲学给予你自由的权利,即自由权。在某种意义上说,认知、理解也是一种自由。希腊人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让知识脱离了一般技术,让科学脱离了实用的范围。希腊人是第一批从悠闲中生出智慧的人。所谓悠闲并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从生活的繁重的压迫中脱离出来,是一种求知的自由。理性本身不仅是静观的(理论性的),而且理性本身就是动力,这个动力就叫自由。所以,哲学不仅给你理论的自由,而且给你道德的自由、实践的自由。这些自由全是理性意义上的,不夹杂任何感觉材料,不是为吃为喝,为冷为暖。驱动你发生行为的原则是一个自由的原则,这个原则意味着自由权是比刚才我们所说的第一个权利更高的权利。自由是什么意思呢?理性的自由是什么呢?自由就是创造,哲学给予你创造的权利,而创造也就意味着自由。自由必然是创造,创造就是从无到有,原来没有的让它有。哲学维护创造的权利,维护绝对的新事物,所以创造也是创新。至于什么是“新”,我们以后也会讲到,哲学永远是新的,因为它维护创造、创新的权利。
第三,哲学给予你追求真理的权利。真理的权利是认知的权利与自由的权利(创造的权利)这两者结合。哲学就是追求真理的学问。真理不是像经验科学那样,重在原理、原则、公式和命题。哲学所说的真理不仅仅是命题的真理,不仅仅是命题的真假值。哲学的真理恰恰是前述的认知形式和自由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性的知识和实践性的知识的结合——这就是哲学的真理观。真理意味着理解与自由,意味着理解的自由和自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