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书籍
《哲学导论》 沈湘平 著

《哲学导论》 沈湘平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第1版



(一)作者简介




沈湘平,1971年出生,湖南浏阳人。 1991-200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留校工作,一度任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讲全校本科生通识课"哲学入门"。主要研究领域为一般哲学理论、马克思思想、价值与文化问题。


(二)内容提要


本书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的基础上,分世界观与本体论、认识论与知识论、历史观与历史哲学、价值观与价值哲学、人性论与人的哲学等部分介绍了哲学的基本内容,并附有国内外80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简介。


(三)章节目录


前言 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

第一讲 哲学的出场

第二讲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第三讲 哲学是思想的功夫

第四讲 哲学是人类文明精神的精华

第五讲 东西文明及其哲学

第六讲 哲学的基本问题、派别和学科领域

第七讲 世界观与本体论

第八讲 知识论和认识论

第九讲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

第十讲 价值观与哲学价值论

第十一讲 人性论与人的哲学

主要参考书目

中外重要哲学家简介

后记


(四)精彩书摘


人们为什么需要哲学?人类最早不是因为有了哲学才需要哲学,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对世界尽量深刻的把握。当人们匍匐于不可逆料的自然力量之下的时候,在敬畏之中有一点震撼;当人们仰望灿烂星空、俯察离离青草时,在惊叹中有一点疑惑;当人们反思自己的存在和生命时,在感慨之中有一种不得自圆其说的痛苦。人们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的意义,但没有对世界的把握,实践就不可能成功,而一当去把握世界的时候,人们首先发现自己是何等的无知——无知不过是在世界无限性面前对自身有限性的自然体认。


事实上,哲学源于对智慧的追求;哲学所追求的是大智慧;哲学也体现为一种追求智慧的激情,更表现为一种智慧的生存境界。总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现实的智慧。


哲学是思想的功夫。哲学以思想方式把握世界。哲学的思维方式与其他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哲学思维除了具有一般人们所说的整体性、抽象性、思辨性之外,更有怀疑、反思、批判和超越的鲜明品质。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哲学,至少都会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哲学是属于文化世界的。真正的哲学是文化世界的核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动灵魂。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