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分享
  • 简介
  • 师资
  • 课程

哲思1

该如何帮助父母过好退休后的生活?


想起我的父母亲了。我的父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想起往事,有点感慨。

我的父母亲都是离休干部。他们的离休生活很单调,每日到公园活动,买菜做饭,看书读报。虽然父母亲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但电脑技术毕竟不熟,所以获取信息的方式有点单薄,知识面也相对较窄,我总觉得他们很孤寂。每到周末,只要我没出差,我就和妻子孩子到父母家去。母亲特别喜欢听我介绍出差见闻,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配套我用相机拍摄的图片(那时的手机还没有拍摄功能),母亲说很长见识。

母亲很喜欢摄影,她还买了一台当时很贵的美能达照相机。

天气热了,我的父母们总是不愿意开空调,弄个电风扇吹风,身上满是臭汗味。这是老人家的通病。当时我觉得很难理解,年纪大的人为何不愿意开空调?

有一次,我把空调打开了,父亲也觉得很舒服。等到下周周日我再去看他们,发现他们都病倒了,是重感冒!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劝他们开空调了。

我发现,父亲对于电脑有一种畏惧,他总觉得电脑十分脆弱,用起来缩手缩脚。我教给他如何开机,如何上网,他当着我的面也操作的不错,但只要我走了,他就把电脑关了,直到我下次再来。

父亲在写书,他直接在稿纸上手写,然后让复印公司把它打印成文本。我帮父亲安装了一台EPSON多用途打印机,在家里直接用打印机把文稿扫描成电子文档。父亲开心极了,但用了几次他又停用了,原来扫描稿会有错别字,父亲打字修改不熟练,最后还是让复印公司去处理文稿了。

所以,作为孩子辈,想给父母们帮忙,这种想法很好,但一定要符合老人家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才行。

某次女儿回家来,天气虽然不热,但她还是把空调打开了,我立马打了几个喷嚏,感觉要感冒了。我忍不住笑起来,想到我帮父母亲开空调的旧事。

我的电脑技术还行,一般的软件难不倒我,编写一些小程序也不在话下。但和女儿女婿一交流,发现很多地方还是年轻人懂得多。

母亲年纪大了,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她手脚发麻路都走不动,她就吃一粒话梅糖立马缓解。某次,我去上海出差,她让我带一包话梅糖糖回来。我心想,话梅糖又硬又难吃,上海的大白兔牛奶糖很出名,我就给她带了一包。结果,她连看都不看,就送人了。当时我很不高兴,但后来明白了。所以,和父母在一起,一定要从老人家的观点来看问题。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

老人家们特别怕孤单。他们总觉得一个人呆着,身体一旦有问题,没人帮忙。

老人家学习东西,一定要贴切他们的实际生活,切忌让他们学习不熟悉的内容。不管是音乐也好,绘画也好,舞蹈也好,甚至做饭做菜或者学习摄影技术,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让他们去学。相比起来,学习摄影最好,因为学习摄影能让老人家们动起来。

老人家往往很固执,不同的意见听不进去,和老人家在一起,要有耐心。另外,不能强求。我当年让我父亲学打字,学扫描文件,就有一点强人所难了。

老人家们的生活是十分孤单的。某位老人家告诉我,她邀了另外两位老人家,坐了很久的公共汽车,然后到一家超市里去看商品,什么也不买。看完了,就到类似食堂的地方去吃饭,吃完饭又回到超市看商品。到了傍晚再和年轻人一起挤公共汽车回家。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象是笑话,但这是很多老人家每日打发时间的办法。

子女对老人家们的身体要特别注意。老人家们退休后,觉得自己没用了,很不愿意麻烦别人,对待子女也是如此,有了病痛往往就忍着,直到自己的身体崩溃为止。所以,作为子女,一定要重视父母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老人家们特别喜欢参加各类保健讲座。我家一位亲戚,父母都年逾八旬,时常参加保健讲座并且把买到的保健品送给我们。这些保健品包装漂亮,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没人知道。我们把包装拆开将内容物直接倒入垃圾袋,再把空盒子丢弃,省得去害人。私下里,我们告诉这位亲戚,一定要关注父母的身体,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要再参加讲座上当受骗。

老人家吃的东西都十分简单。我父母在世时,他们早上就吃稀饭和咸菜酱瓜,还有特别咸的咸鸭蛋。这种东西对于心血管特别不好,会造成钠过高。他们还特别还吃零食和垃圾食品,怎么说也没用有。午餐和晚餐也是如此,都是高脂高钠高热量。他们的血压很高,又不锻炼,我觉得和这些垃圾食品关系极大。所以我周日到他们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把垃圾食品找出来,然后丢掉。当然,我会带一些好吃的低钠食品给他们,特别鼓励他们喝茶。

另外,老人家出门旅游,本来是好事,但往往会带一些高价且毫无用处的纪念品回来。不是说嘛,中国大妈们人傻钱多,就是这个意思。子女在老人家出门时就交代好,多照相拍风景,纪念品尽量不买。旅游最好自己组团,省得受骗。

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我看他们的生活很辛苦。每日孩子上班后,照顾自己和孙儿辈就是老人们的事。要买菜做饭,接送孙儿们上幼儿园,做各种家务。在小区庭院里,奶奶们给孙儿们喂饭,要追着喂,看着十分逗趣,但细想起来很难受,难怪欧美的老人们是不带孙儿的。

老人们特别爱回忆。我母亲在世时,时常把自己保存的照片拿出来一张一张地看,甚至还会流泪。这些照片有我爷爷奶奶的,有父亲和母亲少年时期的,有母亲参军和读大学的,有她入职后和同事们的,最多的是我们一家的。我女儿很厉害,她就陪着奶奶看这些照片,一边听她讲过去的事情。这些照片的背后就是亲情,是我们一家的传承,以及父母亲从年幼到老年的历史记录。

作为子女,帮助父母整理好这些老照片,是亲近父母的极好方法。另外,把这些照片扫描整理起来,也是子女们的责任。

一句忠告:子女们一定要关心退休父母们的生活。要明白:妈在家就在,妈不在了,家就没了。不要等到老人家过世了,再来后悔,那是没有用的。


(鸣谢Patrick Zhang,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哲思2


老人退休后,可以做些什么工作打发时间?


退休,全新生活的开始——乐享新生活,共度好时光

谢邀!首先要明确: 退休同志,常常出现"退休前精神爽朗,健康潇洒;退休后萎靡不振,与病交往"现象,何故?

其实,心态使然

所以,又要如何让退休生活更精彩呢?

馆长今天给大家支几招!

正常人是有思想的,所谓心态即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识状态。

当一个人工作时,他会为着一定目标去奋斗,自觉创造条件,争取支持,努力付出,心态总是处于亢奋、实在、积极饱满的状态,有着浓重的充实感、节奏感、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而这种状态应该保持到退休之后,正所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这种心态对于人的身体是种良性激发,因而表现出来的是精神焕发,春风得意。相反,当突然失去工作,则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其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忧虑感就会产生。

这种心态对于人的身体会产生消极作用,使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因此,退休需要一个缓冲过程,需要学会调适心态,预防那种"热灯泡骤冷而碎"现象的发生,实现平稳"软着陆"。


第一,旅游法

或夫妻或与人结伴到高山、到大海、到景区旅游,不要到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免触景伤感。到那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致怡人而从未去过的地方,让美丽的大自然吸引你的眼球,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纵情地去拥抱自然、享受生活。学着用相机记录生活,记录每一个动人景色和画面。也可以用绘画的手段进行创作和描绘。

第二,娱乐法

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音乐、书画、摄影、舞蹈或各种体育运动,培养、提升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快乐伴随自己。

特别是文体活动,它不仅具有运动与艺术表现功能,还能增强你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

第三,交往法

不要关在家里封闭自己,要经常参加群体活动,走出去,与人打交道。交往形式很多,如组织同学会、同事会、同乡会、战友会等等,还可参加其他老年群众组织,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动积极与青少年交往,就是人们常说的"忘年交",这会让你增加活力,青春永驻。若是精力充沛,能够参加诸如老年志愿者组织,开展一些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更好。

这样你会感到充实、欣慰与满足。

第四,学习法

就是加强学习,既可重温自己熟悉的专业,又可学习新的专业,更应研究把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如学习电脑,上互联网漂流等等,也可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开展一些调研活动,并将自己的心得撰写成文,或发表或研讨交流,这样既锻炼了脑子,又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自己感到仍然置身于社会的主流。

第五,模糊法

世间万物,其实很多难以说得准确。在职与退休,不过是某一职业或某一职务对于同一部门或单位的相对状态。

其实,离开了这个部门或单位这一条件,在职与退休的界限就模糊了。对于会安排生活的人来说,在职并非他的全部和长期的活动;同样,退休也不会是他的全部和长期的生活内容。退休后只要能够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岂不是很有意义?你能说他真的退休了吗?

同时,模糊除了可以使你正确面对在职与退休外,还可润滑父母子女、老夫老妻、邻里亲朋之间的关系,达到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计较,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误会,多一点欢笑、少一点忧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乐天派。

第六,静神法

传统医学认为"心静则体安",静能减躁、平衡心态。时下的各种文学作品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在面对巨大压力和意外打击的时候,总会说"让我静一静","让我一个人待会儿",这就是静的一种办法。

如果因某事触动退休时的不快,你可以到一个清静之处待一会儿,用以控制烦躁情绪,随之做到"忘得快,看得惯,想得开",那么就会放下包袱,一切烦恼皆可冰释,心态和机体就会恢复到最佳状态。

一颗平常心和永远年轻的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健康。

我们应该深深认识到: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拥有金钱、名利、如花似玉的美女,而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科学素养。

每一位中老年人必须学会每天自身调理,尽可能排除一切能引起心理障碍的不利因素。因心理障碍会导致生理失调甚至失控,而引发各种疾病。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节制各种贪欲和不良嗜好,热爱生活,对各种公益活动善行乐施,助人为乐,做好家务事,也算是平衡心理的一个绝招吧。

善于转化矛盾,做到忍辱互让、宽宏大量,对己严对人宽,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退一步海阔天空。唱高调不如唱低调好,理解和谅解万岁,献爱心就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希望通过以上六个实用的方法,您可以有一个更加精彩、快乐、健康的退休新生活!


(鸣谢志公馆退休俱乐部,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