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法简介:以文森特为案例的说明
  • 简介
  • 师资
  • 课程


  “空虚是不能缓解人们痛苦的哲学家的借口。”——伊壁鸠鲁


  “哲学问题是由我们概念中的意识紊乱造成的,可以通过重新理清顺序来解决。”——维特根斯坦

 

 

1、“PEACE”法简介

 

  你可以自己用哲学方法解决问题,也可以在非专业同伴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关键是“怎么解决”。凭借经验,马里诺夫提出了“平静过程”中五个步骤的处理方法,即“PEACE”法。“PEACE”是所要经过的五个步骤的首字母缩写词,它们分别是:问题(Problem)、情感(Emotion)、分析(Analysis)、沉思(Contempl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

 

  前两个步骤提出了问题的框架,很多人很自然地就经过了这两个步骤。人们的情感反映迅速而清晰,不需要通过学习就能感受得到。接下来的两个步骤逐渐开始探究问题。虽然许多人能够自己完成这两个过程,但有个同伴或指导人员的化,就能够帮助人们探索更多的领域。第三步本身就能让人超出多数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范畴。第四步让人直接进入哲学王国。最后一部让人将前面四步学到的经验融入到生活当中,因为纯粹的脑力思考并不实用,除非知道如何运用它们。

 

  在用哲学的方法处理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问题,我们通常都会知道自己遇到了问题,但是要能详细说明问题比表面看上去更加复杂。其次,必须清理问题激起的各类情感。你必须真正经历过这些情感,并能够积极地疏导。多数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从未超出过这个步骤。接着,就是分析,通过列举和评估各种选项来解决问题。理想的解决方法时既可以解决外部情况(问题),也可以解决内部情况(由问题引起的情感)。然后,仔细考虑整个情形,把得出的每个观点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哲学看法,包括你所面对的问题,问题引发的情绪,以及你经过分析后作出的选择等。在发现问题,表达情感,分析选择,考虑哲学立场之后,你最终来到了平衡这一步骤。你了解了问题的实质,并准备采取适当合理的行动。你觉得风平浪静了,但还是要准备应对未来不可避免的变化。


  问题一旦解决也就回到了有所改进的平常状态,直到下一次各种情况联合起来再次打破你的平衡。人生总会有这样的起起伏伏,没人能一帆风顺,但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个“平静过程”,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各种问题。一旦发现了对自己有用的哲学倾向,就不能错过,它将是你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你可以充分回忆,并将这种情形下用过的应对措施运用于今后发生的类似情形当中。如此以来,有用的措施得到强调,没用的措施被束之高阁,由此你就能掌握经验,了解自身,那么即使在最悲凉的事情发生之后,你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充实。

 

  有时候,最后一步可以称之为本质阶段,因为当走到最后一步时,你就会了解事情的本质。你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本质,还会发现自我的某些本质。无论在走到哪里,人们都需要那些能够带来平衡的哲学倾向,这些哲学倾向能够成为你自身的一部分。

 

2、文森特的案例

 

  文森特是一名成功的职业作家。他在办公室的墙壁上悬挂了一般的纪念物、照片和类似的东西。同时,他还在墙上挂了一幅著名画家高更的画作,上面画的是海滩上一个半裸的塔希提妇女。文森特的一位女同事向他们的主管告状,认为那幅画冒犯了自己,要求文森特将画取下来。按照公司有关性骚扰的规定,主管将文森特叫到他的办公室,要求他把画取下来。文森特虽然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他面临的选择就是:要么取下画,要么辞掉工作。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取其轻者,从墙上取下了那幅画。文森特做了一件务实的选择,但没有料到的是,在他为了保住工作而取下画作之后,他的怒、愤怒和自我背叛原则的感觉与日俱增。

 

  如果通过“平静过程”来看待这件事情,就会清楚地发现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的不同之处。心理咨询主要关注的是当事人的情感——怒气、愤怒、背叛感,并会在这些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在哲学咨询看来,心理咨询师们做的工作既浪费时间友浪费金钱,并且还会有许多观念没有涉及。以下简介“PEACE”法的处理文森特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阶段:问题。文森特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他觉得不公平。他认为自己被无理地要求取下画作,他的工作不应该受到个人艺术品味的影响。他的情绪源自于这种不公平的感觉。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情绪本身。

 

  第二阶段:情感。文森特没有发现积极表达其情感的直接方式。他不想将自己陷于生气和自我背叛的情绪当中,但是这一体制没有办法让他感觉好一些。

 

  第三阶段:分析。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之后,文森特可能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他爱自己的职业,二他喜欢的工作不可能想要就有。如果他因为这幅画而辞职,他同样会觉得不公平,而且还会失业。心里不高兴但又有工作总比心理不高兴还失业要好很多。如果他有大把的钞票,就可以就这件事情起诉他的老板,让他尝尝上法院的滋味。但他没有这么多钱,报复的幻想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以下自己,但绝不可能实现。不管怎样,如果文森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威胁他的主管,冒犯他的同事,或者变得狂躁不安甚至在办公室内开枪射击,那他还是无法找到公平感,却会因为他的上述行为而进监狱。总是,文森特看上去做了最好的选择。

 

  第四阶段:沉思。从哲学的角度看,从文森特的例子当中可以了解到冒犯和伤害之间的区别。如果某人或某事伤害了你——违背你的意愿并在身体上损伤了你——你肯定不会支持这样的伤害。密尔的伤害原则告诉我们:“违背文明社会中任何成员的意愿而对其行使正当权力的唯一目的,只能是为了防止他们再去伤害他人。”

 

  但冒犯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如果某人或某事冒犯了你——以某种方式侮辱了你——你肯定也是这种侮辱的参与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为它生气了。你可能因为身体受创而被动地受到伤害。但像是在这一幅画这种事情上,你却主动参与了这一冒犯的过程。想想过去的日子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对不起,不是有意冒犯你的。”

“呵呵,没关系,别放在心上。“


  这样的礼貌行为由于社会的日益冷漠而逐渐被人们淡忘,从而将冒犯和伤害混为一谈。马可·奥勒留早在两个世纪前的罗马就知道了其中的差别,身处先进文化中的我们却忘记了。现在,人们一方面主动接受并参与了对自己的冒犯,另一方面却控诉他人伤害了自己,而体制却支持这一损害个人自由的行为。更为糟糕的是,体制通过货币奖励的方式鼓励人们主动接受并参与对自己的冒犯,这让两种概念更加难以区分。难怪每个人要么如履薄冰,要么怒气冲冲。

 

    “不要总是用这种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要总是抱怨‘我被冒犯了’。不抱怨‘我被冒犯了’,冒犯自然就没有了。“——马可·奥勒留

 

  文森特通过沉思获得的第一个突破就是弄清了伤害和冒犯之间的区别。第二点,他意识到了这种不公平是体制性的,并非针对他个人。高他状的同事和批评他的主管只是局中的两个棋子,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个事实。这种荒谬性真实有趣。容易被冒犯的人总是在寻找可能冒犯他们的东西,现在他们成了问题的关键。他们的问题是,他们需要被冒犯。而文森她无意中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文森特不必为此觉得不公平,因为他自己只是被这一体制冒犯了,但并没有被伤害。他具备了抵御这种被冒犯的能力,并决定将其运用与生活中。文森特现在所具有的哲学倾向让他对这种不公平具有免疫力,并让他的负面情绪能狗自行消散。

 

  第五阶段:平衡。文森特回到工作当中,并不记恨他的同事或主管。与其和他们在艺术品味上斤斤计较,不如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他还可以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最后的建议是,文森特可以收集自己最想挂在墙上的十幅画,给这位同事看看,让她选出不会冒犯到她的画。这样,每个人都会对他的装饰品感到满意。

 

  文森特的“平静过程“只用一个疗程就完成了。其中并没有讨论他的童年、性幻想、梦想、恋母情结,也没有开出改善他心情的服用药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完全没有谈及不公平感。由此可见,如果想要解决哲学层面的问题,还是要寻求哲学方面的帮助。


3、做自己的哲学顾问 


  实践哲学的过程就是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虽然有时可以从哲学家的指导中获益,但只有自己才最适合踏上自我发现之旅。人总是独处时思维最清楚,但哲学家可以从2500年以来不同哲学流派的哲学传统这为我们提供重要的观点。哲学顾问就像中间人一样:帮助咨询客户找到适合他们自己和他们情况的哲学解释,这样他们就能受用终生,过得更充实。


  无论你是否知道亚里士多德和禅宗,你都可以用哲学的方法帮助你自己,按照“平静过程“的步骤来走。用古今中外的哲学传统智慧充实自己之后,就可以在许多情况下实现自己内心的平衡宁静。当然,不是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快速的哲学解决之道,有时候,伟大的探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还有,在运用“PEACE“法解决自身问题的时候,你很可能陷入这一过程的某个步骤不能继续推进,这时候你就需要获得别人的帮助,哲学咨询师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你实现内心的平衡,你就会觉得前面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本文选摘自《哲学是一剂良药:用思想大师的智慧开解日常生活的难题》,娄马·里诺夫 著,黄亮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1)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