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伯:“FITT”法
  • 简介
  • 师资
  • 课程

彼得·拉伯:“FITT”法


  (1) “F”为自由漂浮(Free-floating),即摆脱成见,让思想自由漂浮,让问题得到充分检视。咨询师与来访者在初始阶段,首要的事就是使彼此都感到舒适而没有任何压力。哲学咨询师必须了解来访者的需求与愿望,用哲学的方式解决问题,能使用苏格拉底式的“助产术” 帮助来访者使其问题自由呈现。


  (2) “I”表示即刻问题的解决(Immediate problems solution) ,帮助来访者找到最贴近的解决方案。问题浮现后,接着进入解决问题的阶 段。哲学咨询师与来访者从来访者描述的各种 问题或情境中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咨询师不仅帮助来访者澄清问题,有时甚或要挑战之,让来访者探索思想与意向的对立,并知其何以如此。


  (3) 第三个字母“T”代表意向性的行为教导(Teaching as an intentional act) ,即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哲学观点供来访者参考。在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双方都要有意向性地教与学。来访者本身需要对咨询过程中的想法全神贯注,并向咨询师解释其困境、想法及感受,而教学仅在来访者将关注的焦点从特定的问题 中抽离,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时才有可能。因此,哲学咨询十分强调来访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肯定来访者的理性能力,对人性本质保持乐观态度。


  (4) 第四个字母“T”代表超越(Transcendence) ,即超越过去、现在的种种束缚。在这一阶段,来访者必须清楚其生命情境的独特性,并将个人生活置于更大的社会、历史情境下予以审视,超越现实经验的想象与记忆。它使来访者不受未经反省的经验或习惯的拘束,并提高其辨别好坏的能力及知识,继而选择最适合良善生活的信念及行动。来访者要学会如何超越个人目前的状况,使自己不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


  拉伯特别 强调哲学的思想治疗功效,因为哲学可以增进个人的自我理解,而且还可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哲学咨询的要旨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其方法也是完全开放的。哲学咨询不能局限在某种哲学理论之中,而是要持博采众长的态度,让来访者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