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A”法简介
  • 简介
  • 师资
  • 课程

“CISA”法简介


  哲学咨询兴起后,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黎建球开始思索是否也有一个可以适用于台湾的哲学咨询方法。2003年他开创了哲学咨询学群,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教学及运用后,他提出了 CISA 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通向身心成熟的方法[黎建球:《CISA理论的实践与应用》,《哲学与文化》2007年第1期,第5~11页]。


  ( 1) C是觉察(Consciousness) 问题的能力。 哲学咨询师不仅要有觉察“即刻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洞察问题的深层原因的能力。正是因为哲学咨询师能觉察问题背后的问题,所以才能使来访者产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I即洞察(Insight) 根源的能力。当来访者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微弱时,洞察问题的 根源就必须通过哲学咨询师的协助来达成。哲学咨询师应直接探寻问题的根源,不受来访者个人情绪或其他不相干问题的干扰,而这种能力只有经过哲学训练的哲学咨询师才能做到,他能在混乱、无条理的状态中,在极短的时间内 理出头绪,看透问题的根本性质。


  ( 3) S是指灵动(Spiritual moving) 的能力或者反诘(elenchus) 的能力。哲学咨询师必须通过各种反诘、可能性的探测来处理问题。人们的灵动力通过哲学咨询师的诱导、培养、训练而变得更加灵活,否则,来访者再次遇到相同的困境,又将再一次陷入同样的境遇而无法自拔, 最终只能依靠不断的咨询来寻求解决之道,这是因为在问题处理后,很少有人会再去面对问题作自我审视。所以,哲学咨询强调在灵动反诘能力的诱导前,必须要求来访者先做自我审视的练习。


  ( 4) A 是指超升(Ascend)现状的能力。当训练了灵动反诘的能力后,来访者对于现状拥有更清晰的态度。但是,哲学咨询师必须拥有超升现状的能力。哲学咨询师教导来访者的决不仅仅是处理现状的能力,还必须培养他们超升现状的能力。


咨询  

13911829320

在线客服